做到這四點,便是個自律的人

sweet 2021/02/20 檢舉 我要評論

1

拿走誘惑

選擇斷舍離

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第一個跡象是: 能夠把那些琳琅滿目的誘惑,毫不猶豫地拿開;拿不走的,可以直接限定使用時間。

經濟學理論中「機會成本」這一概念指的是,一個人為了做一個選擇,需要放棄另一個選項及其可能帶來的利益。

比如,當你既可以看書,也可以玩手機時,玩手機顯然可以讓你得到即時滿足,但如果你選擇看書,則會為長遠發展帶來更多益處。

生活中,有很多充滿誘惑力的選擇,就像一個個黑洞一樣,深不見底,很容易就讓我們深陷其中。

而人的精力是極其有限的,你選擇了聚會,就放棄了沉思,你選擇了刷手機視頻,就放棄了書本。

因此, 如果你想在哪個領域更上一層樓,就要把精力更多放在學習和成長中,甚至承受孤獨。

2

分解任務

累加夠得著的小目標

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第二個跡象是: 從最微小的目標開始,形成一種新的習慣,讓自律漸漸成為一種本能。

很多減肥的人之所以沒有成功,是因為每次開始減肥的時候往往會「雄心壯志」,建立難以堅持的目標。

比如每天要跑步一小時,但往往會因為自己的各種藉口和生活中一些不確定因素而不了了之。

一旦目標立得太大,就很容易讓人執行的時候望而生畏,也越容易讓人找到各種各樣去拖延的客觀藉口,最可能的結果就是直接放棄。

所以,把目標范圍縮小,你會發現,所有的心理負擔都消失了。 你實現目標所受到的客觀限制也變少了,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。

3

增強時間顆粒度

優化節奏感

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第三個跡象是: 不斷優化你的時間顆粒度,掌控持續精進的節奏感。

「時間顆粒感」是指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。

如果讓你去做一天的計畫和行程,你可能會按照小時去計畫,但是很多領域裡的成功者,往往會把自己的時間精確到15分鐘、5分鐘、甚至是秒。

越是厲害的人,時間顆粒感越細。他們對自己的時間,有一種很強的掌控感。

如何找到自己的時間顆粒度?

先找到自己目前的顆粒度,然後開始逐漸切割,讓顆粒度變細再變細。

一個人把時間切割的越來越細,時間就會越來越值錢,自己也會越來越成功。

4

借外力

設定保險栓

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第四個跡象是: 不依賴動力,讓自己被綁架,給自己設定最強的保險栓。

你吃了一塊好吃到炸的餅乾,吃第一塊的時候,覺得特別幸福。

再吃第二塊,這種感覺就會有所削弱。

然後你繼續吃下去,會發現自己對味道也越來越麻木,內心也體驗不到愉悅感了。

行為重複的次數越多,對我們感官和內心體驗帶來的愉悅就會降低一次,這就是邊際效益遞減。

一開始,你有十足的動力,去堅持做一件事。但是,隨著你這件事情的次數增多,會發現過程中動力帶給你的愉悅感越來越少,最終你可能絲毫感覺不到動力的刺激作用了。

如果你想只依賴所謂的內在動力,去變成一個持續自律的人,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。

所以,試著讓更多人知道你的正在努力做的事情。 要相信,在更多人的目光裡,你也會有更多的外在動力去達成目標!

你越自律,你就越自由!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